电池基本参数说明
额定电压:电池正常工作的电压。
额定容量:例如:28Ah(20hr,1.75V/cell,25℃)
是指在25℃时,20小时放电(即2.8A)使单个电池电压降到1.75V所放出的容量,折算到1小时放电的安培值。
尺寸:长、宽、高、总高。
内阻:例如:4.0mΩ(25℃,充满电)
CCA:冷启动电流值:在-17.8℃和-28.9℃条件下,充满电的12V蓄电池在30s内,其端电压下降到7.2V时,蓄电池所能供给的最小电流。
储备容量(25℃):完全充足电的12V蓄电池,在25±2℃的条件下,以25A恒流放电至蓄电池端电压下降到10.5±0.05V时的放电时间。
环境温度:电池工作的温度,有的细分充电温度与放电温度。
DODxx%:电池用掉xx%的电。如:“DOD80%,700次”则说明电池每次都用去80%的电,可循环使用700次。
最大充电电流:例如:4.5C20。是指在以20小时放电为标准的电池容量数值乘以4.5即为最大充电电流。
最大放电电流:算法同上,即为最大的放电电流。
循环充电电压:也有叫浮充电压,是指将蓄电池组与电源线路并联连接到负载电路上,电源线路仅略高于蓄电池组的断路电压,由电源线路所供的少量电流来补偿蓄电池组局部作用的损耗,以使其能经常保持在充电满足状态而不致过充电。
电极L或R:有正极、反极电池之分。区分方法:
1、在外包装或者电池上,反极电池一般会标注"L"字样。正极电池一般不标注。
2、面对电池极柱靠近自己一侧,正极电池‘+’极柱在电池左侧,反之在右侧。
比能量:
体积能量密度:以wh/L为单位,体现单位体积下电池可以存储的能量大小。
重量能量密度:以wh为单位,体现单位重量下电池可以存储的能量大小。
比功率:以kw为单位,体现单位重量下电池可以输出的功率。
蓄电池的容量
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从蓄电池所能得到的电量称为电池的容量,以符号C表示。常用的单位为安培·小时,简称安时(A·h)或毫安时(mA·h)。为了比较不同系列的电池,常用比容量的概念,即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电池所能给出的理论电量,单位为A·h/L或A·h。蓄电池的容量可分为理论容量、实际容量、额定容量。理论容量是活性物质的质量按法拉第定律计算而得的最高理论值。
实际容量是指蓄电池在一定条件下所实际输出的电量,其值小于理论容量,因为组成实际电池时,除活性物质外还包括非反应的成分如外壳、导电零件等。此外,由于种种原因,活性物质也不能100%被利用。影响蓄电池实际容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:
一是放电电流。随着放电电流的加大,蓄电池的容量和端电压将随之减小。这是因为放电时,正负极板的PbO2,Pb都转变为PbSO4,由于PbSO4比重较小,因此随着PbSO4的析出,极板孔隙逐渐缩小,使容器中的硫酸渗入困难,且当放电电流增大时,化学反应速度加快,PbSO4堵塞孔隙的速度也加快。由于孔隙中电解液浓度迅速下降,使极板内部的大量活性物质不能参与化学反应,蓄电池的实际输出容量减小。
二是电解液温度。电解液温度对容量的影响见2.2.2。
三是电解液浓度。在铅酸蓄电池中,H2SO4也是反应物,体积一定时,增加电解液的浓度就是增加反应物质,所以在实际使用的电解液浓度范围内,随着电解液浓度的增加,电池容量也增加,特别是在高倍率放电并由正极板限制电池容量时更是如此。额定容量也叫保证容量,是按国家或有关部门颁布的标准,保证电池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,应该放出的最低限度的容量值。一般常指在温度20℃~25℃时,充满其容量,并搁置24小时后,以10小时放电率或0.1C电流数值的电流放电至其终止电压(1.75V~1.8V/单体,2V蓄电池)时所输出的容量。当蓄电池以恒定电流放电时,它的容量(Ah)等于放电电流(A)与其持续时间(h)的乘积。C =It(2.9)如果放电电流不是常数,那么蓄电池的输出容量为不同的放电电流与其持续时间的乘积之和:
文章关键词:蓄电池,电池